原標題:給我一雙“慧眼” “超級天眼”的探索與追問
新華社貴陽9月24日電 題:給我一雙“慧眼”——“超級天眼”的探索與追問
人類關于宇宙新知的探索又邁進了一步。
25日,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將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啟用,吸引著世界目光。
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遠鏡發現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環形山,成為利用望遠鏡觀測天體第一人。
400多年后,代表中國科技高度的大射電望遠鏡,將首批觀測目標鎖定在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探究恒星起源的秘密,也將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刻度。
宇宙到底有多大?這是人類秉承探索發現的天性不斷追尋的問題。在發現未知地帶的征程中,中國天文人將不畏艱苦、不斷創新,奏響探索宇宙的新暢想曲。
“發現”的高手,大射電成我國天文學躋身世界一流的突破口
望遠鏡“鍋蓋”越大越靈敏,500米的“超級天眼”究竟有多靈敏?科學家打了個比方,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機,也逃不過它的“眼睛”。
而對老一輩天文學家來說,擁有這樣的望遠鏡一直是個夢。我國天文學長期落后,主要受制于望遠鏡設備。
二戰后射電天文學方興未艾,接連涌現類星體、脈沖星、星際分子和微波背景輻射四大天文發現,而我國在這一領域卻長期處于空白狀態。
走過蹣跚學步、仰望西方強國的階段,近年來我國陸續建成5座射電望遠鏡,口徑從25米到65米不等。不過,與美國的305米口徑和德國1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相比,我們的射電望遠鏡觀測能力還比較有限。
“天文設備按國際慣例都是開放的,但中國人要獨立申請使用國外望遠鏡比較難。國內外設備差距比較大,缺乏平等合作的基礎?!眹姨煳呐_“百人計劃”研究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科學部主任朱明說,只有走自主研制之路,才可以扭轉這一局面。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建成,將為我國天文學躋身世界一流創造條件?!敝锌圃簢姨煳呐_臺長嚴俊表示。
國家天文臺射電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學家、“千人計劃”專家李菂說,中國大射電在很多領域都具備超強的能力:發現氣體星系有望在過去的基礎上提高10倍,發現的脈沖星數量有望翻倍,有望發現新的星際分子……